(澳門)做好遺產保育 深化本土歷史推廣
 

   今年是澳門歷史城區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十五周年,群力智庫副理事長建議當局應藉此時機,透過不同的活動,將澳門的歷史建築及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結合,藉此加強普及推廣;並建議應優化整體的文物保護巡查機制,引進智能化設備,做好官民合作,共同承擔遺產保護的責任。

   近日,政府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包括「世遺開放日」、「遺城之旅─導賞及插畫工作坊」體驗活動、故事徵集比賽等,活動反應熱烈,不少居民踴躍參與。群力智庫副理事長指出,大型文化活動可以發揮澳門多元而獨特的文化優勢,有助澳門的旅遊經濟發展。他建議政府可以將澳門的歷史建築及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結合,並透過活動進行普及推廣,可以提高公眾對澳門的遺產的重視和認識,亦能夠加強世遺建築、澳門歷史城區與居民日常生活的連結與聯繫,有利於對本土歷史文化的推廣,增強居民的文化認同感。

   群力智庫副理事長期望政府能夠改善整體的文物保護巡查機制,引進智能實時監測設備,加強對澳門歷史城區、有價值的文物建築和附近風貌、視廊、天際線等的重視、管理與保育,發揮其應有價值,展現本澳獨特的多元文化魅力;同時亦應持續向居民推廣世遺價值及文物保護意識,並與民間社團、居民等做好溝通,共同承擔遺產保護的責任。

   歷史及文化遺產有助我們認識一個地方的歷史,政府、團體和居民亦有責任一同做好保育遺產的工作。

   
根據上述報導,舉辦大型文化活動有甚麼好處?
政府可以怎樣改善文物保育工作?
你同意要做好保育遺產的工作嗎?為甚麼?
   
資料來源︰ 華僑報 (2020年7月26日)
資料整理︰ 教育出版社編輯部
 
 
如欲查看更多新聞,請瀏覽 澳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