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公園觀鳥節 明日啟動
 

  為響應世界濕地日2011年的主題「濕地與樹林」及慶祝世界濕地日邁向40周年,香港濕地公園明日起將舉行為期四個月的「觀鳥節2010」,大會將舉辦嘉年華、有獎遊戲及音樂劇等一連串活動,鼓勵市民到公園欣賞雀鳥生態。

  「觀鳥節」的首項活動是一連兩天的「鳥類與濕地」嘉年華,當局邀請本地及鄰近地區的觀鳥組織,以及綠色團體、學校等參與,節目包括攤位展覽和工作坊。開幕當日,香港鳥類與濕地保育研討會,亦安排了多名本地專家一起分享雀鳥及濕地保育的經驗。聯合國濕地公約祕書處的「亞洲──大洋洲地區」高級顧問亦會分析將米埔列為國際拉姆薩爾濕地的意義。

  「觀鳥節」除了舉辦導賞觀鳥、攝影比賽及講座等活動外,亦會加入「競猜黑臉琵鷺來港的數目」、故事演講及音樂劇等趣味環節,更安排漫畫人物擔任宣傳大使,加深市民對鳥類與濕地環境的認識。

  濕地公園教育及社區服務組經理指出,濕地公園現錄得超過230種雀鳥,佔全港近五成鳥種,候鳥則佔六成。公園每年十一月起開始有各種鴨類進駐;到十二月及一月期間,鷸和鷗類等候鳥便隨後而至;市民屆時亦可近距離觀賞黑臉琵鷺、白腰杓鷸等瀕危鳥類。她呼籲市民到公園時只要多留神、多聆聽,切勿用手指嚇鳥類,自然可觀賞更多品種的雀鳥。

   
根據報道,「觀鳥節2010」舉辦了哪些活動?
你到過濕地公園參觀嗎?你認為遊人應注意些甚麼守則?
你認為政府可以透過甚麼活動推廣濕地公園的設施及加強市民愛護大自然的意識?
   
資料來源︰ 明報、東方日報 (2010年11月5日)
資料整理︰ 教育出版社編輯部
 
 
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
  • 1995年9月4日,香港米埔內后海灣約1500公頃的濕地被正式列為拉姆薩爾濕地,至今已踏入第15個年頭。
  • 米埔內后海灣濕地是個淺水海灣,有廣闊的潮間帶泥灘,灘後可找到紅樹林、潮汐蝦塘(基圍)、魚塘和蘆葦床,當中紅樹林的面積是香港最大,而蘆葦床面積則是香港和廣東省最大。這片濕地是遷徙鳥類重要的棲息地和補給站。
  • 根據米埔內后海灣國際重要濕地普查的資料,近年有7至8萬隻水鳥於隆冬時份在這片濕地棲息,其中包括全球性受威脅的黑臉琵鷺、花臉鴨、羅紋鴨、勺嘴鷸、白腰杓鷸、黑嘴鷗等。
  • 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已成為香港自然保育工作的重要代表項目。特區政府現時亦於香港多處濕地推行各方面的生境管理工作,提倡善用濕地。
濕地對候鳥的重要性
  • 濕地為候鳥及其他野生生物提供棲息地、食物及躲避的地方。香港大約有四成的鳥類都是依賴濕地維生。
  • 香港大部份的鳥類都是冬候鳥或春、秋過境遷徙鳥。遷徙行為讓鳥類於整年內可以尋找足夠的食物。
  • 在北方,春夏季的食物非常豐富,不過到了秋季,天氣轉冷,雀鳥的食物減少。冬季時,天氣變得嚴寒,數以百萬計的雀鳥會由北方的繁殖地(例如西伯利亞、中國東北地區等)遷徙至較溫暖的南方(例如中國南部、東南亞、澳洲及紐西蘭等地)越冬,待翌年的春天(大約3至5月期間)才重返故地進行繁殖。
拉姆薩爾公約
  • 1971年,各國政府在伊朗拉姆薩爾簽署了《拉姆薩爾公約》(又稱「濕地公約」)。這條由政府與政府之間所簽訂的條約,為保育國際性重要濕地提供了一個框架,亦成為善用濕地及其資源的參考藍本。
  • 直至2010年11月,拉姆薩爾公 約總共有160個締約成員,覆蓋1891片濕地,總面積超過1.85億公頃。
  • 2011年是《拉姆薩爾公約》簽署40周年。這條原本用作保存水鳥棲息地的條約,在過去40年間,已經提升為透過本土和國家的參與,去保護和善用濕地,並促進國際間的合作,去維持濕地為全球人類提供多元化的社會經濟利益。
參考資料來源: 香港濕地公園 http://www.wetlandpark.com
資料整理: 教育出版社編輯部
 
如欲查看更多新聞,請瀏覽 澳門新聞